2022年4月14日下午13:00,威廉williamhill体育广播电视教研室在艺术楼B203组织教师说课、磨课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本学期校级课程改革项目进行,经理助理雷涛、教研室副主任苏宇思、李诗卉老师出席并组织本次活动。参与说课与磨课的有《外国电影史》、《中外新闻史》、《电视编辑I》、《影视摄影技术》以及《纪录片创作》五门课程的任课老师。
张哲老师首先针对《中外电影史》进行了说课,清晰地阐述了理论性课程的教学目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思路。张哲老师提出的“沉浸式教学”概念令人耳目一新,他提出应当改变在课上让员工听课记笔记的传统模式,提倡让理论学习结合现实案例,真正吃透关键知识点,不再死记硬背,希望通过理论的学习让员工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彩蛋”和乐趣。在说课后,张哲老师还对该课程的一个知识点进行了试讲,教案准备非常充分扎实,知识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生动的语言让课程极具感染力,打破了枯燥的理论讲授范式,得到在场老师的一致好评。
李诗卉老师也针对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理论课程《中外新闻史》进行了说课,在对教材、学情以及课程结构进行分析后,还着重介绍了本学期的课改思路及方法。李老师通过“翻转题库法”和“历史剧表演”的形式进行“翻转课堂”的尝试,让员工成为课程的主角,激发员工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原本枯燥的理论课变得活泼有趣。
作为以实践性为主导的三门课程,苗宝局老师、苏宇思老师以及肖光毅老师也针对本学期的任教课程提出了新的思考。苗宝局老师在《电视编辑I》课程教学中强调了线上教学体系的重要性,教师将拓展的视频教程和学习资料上传到“英华学堂”上,员工可以随时进入线上课堂进行学习。除此之外,公司的青年电视台也为员工学习编辑课程提供了平台与范例,让员工的作业提升到“准行业”的规格,以便为之后的深入学习和探索提供技能基础。在同一学期,苏宇思老师的《影视摄影技术》课程能够与编辑课程形成良好的联动,两门课程的联合作业打通了课程之间的壁垒,让员工在不同课程的实践中主动串联起知识点,得到更有成效的提升。此外,苏老师还从故事片摄影与纪录片摄影两方面进行讲授与实践,充分为之后员工的剧情片创作以及纪录片创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课程设置的层层递进与联动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形成更为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肖光毅老师针对《纪录片创作》课程,对教材、员工学情以及教学重难点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本学期课程中的实训环节,如模拟国际标准提案大会进行的员工提案,设置主创阐述、评委问答、全场投票投资选出最佳提案等环节,得到员工的喜爱。纪录片创作课还将课堂衍生到课外,每周布置经典纪录片观看,并由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分享与组织讨论,在扩老员工阅片量的同时也提高员工的独立拉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实操性的课程中,也不能忽略理论知识的穿插讲授,真正做到以理论指导实践创作,以实践促进理论学习的良好循环。
在说课中,老师们对课程思政也进行了充分的探讨,李诗卉老师让员工跟着《觉醒年代》学习新闻史的方式,不仅让学习变得有趣,也让思政内容巧妙而有效地融入到教学中。说课、磨课结束后,各位老师针对教研室课程改革项目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在课改中尝试多种教学方式并进、及时了解员工需求与困惑,以调整制定适合本届员工的教学策略,让教学更加灵活,因材施教也让员工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课程联动中,员工通过联合作业的形式,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创作,员工作品在期末的展映以及各类竞赛中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说课磨课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通过此次的说课、磨课,让广播电视教研室的老师们对新理念的把握更加准确,教学实践在同伴互助中不断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此外,说课与磨课还能磨出不同课程教师之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也为本学期我专业的课程改革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