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家乡啊,变化真大。旧时的它,小河弯弯,炊烟袅袅,虽说纯朴,却也落后。而现在,它换上了五彩缤纷的外衣,游人停留,孩童嬉闹,家乡再也不是原来的模样。
回想从前,这里只是大山里的小乡镇,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落后,就算改革开放多年,却也四处飘荡着落后的气息。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紧靠着干农活儿过着清贫的生活,多年下来,经济得不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也没有提高。
可是就在这几年,这个小乡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走进小镇,浓郁的古风气息变迎面而来,越过同济桥,小河边一排排的古民居映入眼帘,不同于其他古镇的颜色暗沉,这里的古镇是彩色的,是那么的五彩缤纷,使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人间仙境。
漫步在河边老街,丝丝微风吹拂过脚踝,来到河面,河面边翻起来鱼尾纹,甚是好看。街面上,红色的高跟鞋与青石板路相互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小孩嬉闹,游人欢唱,多么和谐的一幅画面啊。
越往里走,便是难得一见的川西吊脚楼了。古街的川西吊脚楼始建于明、清两代,至今保存完好,共有100余间。其中尤以正街最具特色——南北走向,宽约6米左右,长200余米,沿街道底楼为商业铺面,二楼为吊脚楼雅座(室),这样的临街布局,既可在其中品茗、小酌,又可观赏市面盛况,领略当地民俗风情。这就是它的一大特色之一。
每年临近年末的时候,这里都会举行年货购物节。许多游客到会来到这里,采购土鸡、正宗老川菜、年猪等年货。这除了土鸡、土鸭、年猪等土特产,还可以买到细黄豆、红豆等特色农产品和时令蔬菜,还有古街的熊掌豆腐、石磨豆花、蕨根菜等特色小吃。这也是每年最热闹的时候。
在这里还有一场盛会——乡民共享盛宴:长街宴。顾名思义就是在长长的街上摆设的宴席,(用邛崃的话说就是:长街上吃酒碗)。每年会在大同古街核心区180米长的街道上,31张桌子一字排开,香喷喷的土九碗,会有12道美味菜肴,来自邛崃大同的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等10多个群体代表300多人共享团圆“长街宴”,这可是一般人吃不到的宴席, 白岁老人的笑声,孩子们的满足,都在品尝12道菜时完美展现。
时光荏苒,我心依旧。无论我的家乡将来会是什么模样,我都会记得孩童时期,牵着爸爸的手走过的没一块青石板,会记得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因为我知道这里是我叶落归根的地方——我的家乡。
传媒公司供稿
新闻记者:杨霞
摄影记者:杨霞